为进一步提升智库与研究平台建设水平,9月27日,我校在郑东校区召开智库与研究平台建设座谈会。校长司林胜、副校长薛玉莲出席,学校省部级、部分校级智库与研究平台负责人、执行负责人参加座谈。会议由薛玉莲主持。
会议首先由科研处处长张义华介绍我校智库与研究平台发展情况、管理服务现状及存在问题。政府经济发展与社会管理创新研究中心、河南省科技金融创新研究重点实验室、河南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研究中心执行负责人郑秀峰教授,城乡协调发展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执行负责人关付新教授,河南省城乡空间数据挖掘院士工作站史焱文副教授,黄河流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中心(培育)高更和教授,东北亚研究中心负责人、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研究院执行负责人郭宏教授,现代服务业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执行负责人方雪琴教授,河南经济研究中心执行负责人王娜娜副教授,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案例研究基地执行负责人侯东亮副教授,区域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负责人李新安教授,河南经济伦理研究中心执行负责人秦洁教授,诉讼法研究中心执行负责人陈晓景教授,产业与金融发展研究中心负责人赵楠教授,河南教育统计研究中心商勇教授,道德与文明研究中心执行负责人赵增彦教授,河南省BIM技术与智慧建造工程研究中心、河南省数字农业信息检测与系统模拟工程研究中心张改清教授,廉政文化研究中心执行负责人田训龙副教授,豫商文化与河南企业高质量发展研究院负责人牛全保教授等就当前发展现状、面临困难及挑战、下一步工作规划、意见和建议分别发言。司林胜、薛玉莲就有关问题与大家深入交流,系统总结了学校智库与研究平台建设的基础、优势,深刻剖析了影响智库与研究平台发展的系列因素、存在问题、机遇挑战。
司林胜对智库与研究平台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学校影响力提升作出的贡献给予充分认可,对大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表示感谢,要求相关职能部门认真研究,充分吸收采纳,细化落实措施,切实提高学校智库与研究平台建设水平。他指出,立足学校特色,要充分认识智库与研究平台建设的重要意义,具体体现在:服务国家及河南省战略实施、政策落实的具体实践;对智力成果转化形式的积极探索;以及对知识共享模式的探索等。要坚持“三个面向”,找准智库与研究平台定位,统筹谋划,立足地域和资源禀赋,差异化打造品牌优势。要提升智库与研究平台研究水平和成果质量,做到选题“顶天立地”、过程“真研实究”、产出“真知灼见”、传播“审时度势”、发展“日积月累”。要强化智库与研究平台间交流合作与协同发展,既要加强校内合作,又要加强校际合作、校政合作、校企合作,搭建沟通交流平台,加强信息对接,畅通互通渠道,构建协同发展格局。
据悉,截至目前,我校共建有20个省部级智库与研究平台,近年来,提交高质量智库报告24份,获得省部级领导批示12份。出版专著240部,发表论文902篇,承担纵、横向研究课题660余项。研究成果获得各级各类奖项169项,获得专利4项,提供社会服务26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持续提高,我校智库与研究平台的影响力不断增强。
(供稿单位:科研处 审核:张义华 编审:曹恒 签审:刘绍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