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友风采 >> 学子风采 >> 正文

行远自迩,笃行不怠--刑事司法学院王鹏雅

发布日期:2023-12-15 作者: 浏览次数:[]

一、个人简介

王鹏雅,刑事司法学院法学专业2017届本科毕业生,大学期间曾担任校新闻中心记者团部长、院秘书处副主任、院科协会长,获得过优秀记者、优秀团员、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在2020年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第六届“互联网+”大赛荣获优秀奖、2020年第五届校计算机设计大赛二等奖以及2020年“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省级特等奖,目前就业于中国银行郑州自贸区分行。

二、作者寄语

人生每一步,步步都算数。未来的四年时间,我希望你享受自由、享受自律,寻找自己所爱的人和兴趣,多去没有目的地读几本自己喜欢的书,结识几个要好朋友,好好锻炼身体,拿出精气神,学精专业知识,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前做好人生规划。

三、正文

谈起大学,它在莘莘学子心中是有多种形象的:是高中生的理想地;是背井离乡读书人的象牙塔;是踏入社会暴风雨前的平静。无论是对大学抱有怎样的期待,我们终究是翻开了人生新的一页。在这里每个人都从最开始的懵懂无知变得成熟个性,王鹏雅也不例外。

幸运,充实——这是王鹏雅对自己大学生活的总结。所谓充实,是王鹏雅在大学生活中,有条不紊地安排自己的学习、学生工作及比赛活动,能忙碌的时候绝不会让自己停下来,对自己要完成的事情总是尽职尽责、认真细致。对于未知陌生的领域,她勇于尝试,长望远方,绝不做井底之蛙。所谓幸运,是王鹏雅一路走来总能结识到志同道合的好友与师长,大家相互扶持,彼此成长,每个人都已然成为她大学生活中亮丽的底色。现在的她就业于中国银行,而她的每一次经历和荣誉都被记录在个人简历上,也正是因为如此才能在众多候选人中脱颖而出

明确目标,脚踏实地

大学学习环境相对宽松自由,课余生活更是丰富多彩,王鹏雅积极参加“互联网+”、挑战杯、“创青春”等创业比赛并取得了不错的名次。在爱好与兴趣的驱使下,她参加了英语话剧并结交到不少的新朋友。刚入学的王鹏雅并不是个意气风发的人,更多的是充满迷茫与困惑,但是她还是选择与自己的这种状态做对抗,努力跳出安逸舒服的状态,在全新的阶段突破自己,并为自己的每一步都设下目标。最开始她发现自己一大的痛点就是在公众前说话时会显得紧张无措,于是她参加各种班委、校园组织的竞选,从面试表现中吸取经验教训,出于对写作的热爱选择加入校新闻中心记者团,成为一名校园记者,在校报上撰写稿件共20余篇,并荣获年度优秀记者的荣誉称号,期间因为采访工作,王鹏雅接触到了校园内外许多优秀的师长与学生,了解他们的事迹、记录他们的风采,在一定程度上开阔了王鹏雅的视野。

志不求易,事不避难

学生工作是大学校园生活独特有意义的一部分。“什么都值得做好”是王鹏雅的人生信条,正是秉持着这样的理念,她在工作中总是抱着真诚尽责的态度,赢得了老师同学的认可。大二时期王鹏雅在校记者团担任部长同时兼任了院秘书处的副主任一职,和部门的小伙伴一同大放异彩。到了大三,王鹏雅担任院科技创新协会会长,和部门成员携手共进,协助老师处理工作,为学院打造学院品牌活动:让活动类型不再僵化固定,根据当下热点推出倡导性活动:比如开展心理健康日宣传、普及民法典的学习活动,让“创新”的贯穿于工作当中。在异常的忙碌中,她并没有显示出慌张,面对突发问题时她不气不馁,而是逐步学习发展人际关系,学习如何高效地工作,学习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在她看来,忙里偷闲的生活更有质感。

不改初心,力求实践

专业成绩位居前列,多次荣获奖学金、优秀团员、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并通过党内考核与考试,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这是王鹏雅一丝不苟对待每一门学科、每一份工作任务的展示。不仅如此,在生活实践中,她与人相处融洽,以积极健康的心态迎接每一天,积极投入实践活动,丰富自己的社会实践经历。王鹏雅深知身处校园的学生并不能够真正地体验到真正的社会生活,于是她开始尝试做一些兼职,也曾在2019年的暑期社会实践担任小队队长,和队友们、导师走访地方的司法所,共同围绕这“社区矫正”展开调研。此外在第十三届中国(河南)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上担任了翻译志愿者,为整个会议的开展尽到了自己的一点微薄之力。每一次实践活动都让她获得了长足的进步。

上一条:从春天出发,一起向未来--刑事司法学院张祺航 下一条: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刑事司法学院王昊

关闭